• <menu id="wyckg"><strong id="wyckg"></strong></menu>
  • <nav id="wyckg"></nav><menu id="wyckg"></menu>
  • 您現在的位置:

    信息技術賦能“思維成長型課堂”建設

    發布時間:2022-12-13 10:43:41 | 來源:中國網教育 | 作者:于潔梅 姜承志 李成滿 | 責任編輯:

    作為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試點學校,山東省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中學在“思維成長型課堂”的探索與實踐中,利用信息技術改變知識呈現方式、教學評價方式和教學組織方式,把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建設信息技術深度融入的核心素養時代課堂范式、夯實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作為學校信息技術發展愿景,按照“基于素養落實,立足實際效用,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推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

    信息技術助力大單元教學

    一是信息技術支持大單元教學中的任務設計。

    學校依托信息技術,倡導各學科形成基于大概念、單元或主題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在具體的課堂實踐中,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大單元教學設計策略研究,注重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以及情境創設,巧用信息技術設計課堂活動,支持學生發現與解決問題,進行創造性的表達,并且善于制定科學的評價量規支持學生的自評與互評。

    以物理學科為例,教師在進行“電學”大單元教學時,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構建真實或虛擬情境。家庭電路中出于安全和美觀考慮,將線路埋藏在墻體里,學生不能直觀觀察與探尋線路走向以及元器件的位置與作用,實踐與探究也無法在實驗室中進行;另外,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V,超出人體安全電壓,存在安全隱患。所以,教師選擇3D軟件模擬家庭電路,創設虛擬情境,在家庭電路這一完整的虛擬情境讓學生獲得真實體驗與探究,同時借助軟件與硬件平臺,支持學生的表達與交流,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信息技術創設的虛擬情境中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是信息技術支持大單元教學問題情境創設。

    信息技術不僅可以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呈現學習內容,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感官和情緒,還能夠打破時空限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體驗。此外,各學科專業的學科工具軟件也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生動的學習情境。例如,在歷史教學中,為讓學生感受大唐盛世的氣象,教師通過線上VR博物館,帶領學生參觀大唐時期的作品,感受大唐文化的豐厚。

    信息技術催生新型教學模式

    在信息化課堂的探索中,學校以實踐的問題和經驗為基點,探索信息技術教學創新應用及教育信息化個性管理方式,探索實踐了新型信息化“三段式教學模式”。

    第一,課前師生雙向預學。

    建立以微課、導學案和網絡學習為主的翻轉課堂,課前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架,與此同時,教師制定分層目標,選擇差異策略。教師根據平臺反饋結果進行針對性二次備課,使課上的任務發布和習題推送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真正滿足學生課上差異需求,提升教學目標準確度。

    第二,課中個性學習實時反饋。

    課上借助個體終端推送、即時評價與反饋、學習成果上傳、成果展示等技術手段,學生自主學習、小組競合,教師通過數據統計中心進行及時評價、對學習效果進行分層診斷與評價,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第三,課后精確評價自主學習。

    課后本著量力而行、可接受性原則,通過智慧云平臺進行學習延伸,實現對目標知識的鞏固、落實及綜合運用,將學習過程進行最大化的發揮,鞏固課堂學習成果,拓展思維能力。

    信息技術助力思維課堂建設

    “AI智慧課堂”系統為思維課堂研究助力,以大數據的形式,將各學科教與學過程中思維的發生與成長具體呈現,為深度學習策略研討和提升學生自我思維監控能力提供詳實的數據依據,為學生的思維可視化提供載體。

    (一)精準施策,思維與技術并行

    學校探索實行“雙向雙線”課堂活動:縱向年級線——組織各備課組的骨干教師進行每個年級“思維成長型課堂”課例研討活動,通過“一課三磨”的示范課活動,落實各學科的關鍵能力培養的課堂模式;橫向學科線——各教研組進行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堂大比武活動,各學科除運用本學科的技術工具外,也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技術,同時將AI智慧課堂的數據分析與思維成長型課堂更深入地融合。

    AI智慧課堂立足教學本身,基于深度學習注重學習者高階思維的發展和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教師以學科核心素養為主線,以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為目標,精細化教學設計,依托智慧課堂開展教學,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完成知識的建構與遷移。

    (二)精準教研,多維數據協同備課

    學校利用AI智慧課堂系統為教師提供快速有效的課堂分析,并通過建設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通過平臺分享,促進教研活動,形成校本資源共建共享。通過平臺上課端的工具輔助應用和教師的平板教學,使學生的思維過程直觀呈現。從橫向上采集學生課堂互動、作業、同步測試等各種數據,教師結合數據分析調整教學設計,關注學生思維發展過程,更有效地促進教研的精準性。

    從課前作業分析到課中數據采集,再到課后的作業優化,AI智慧課堂系統使教師的教更有針對性,使學生的學更有思維含量。AI智慧課堂還可以讓數據“說話”,通過數據分析找到學生的1個提升點,推送5道變式題訓練,再根據遺忘規律5天后推送3道題檢測鞏固,有效避免頻繁“刷題”的誤區,切實為教師和學生減負。

    (三)精準教學,推動評價多元化

    “教學評一致性”重視學科課程目標、學期目標、單元和課時目標的價值功能。在實踐中,學校堅持厘定以目標為中心、落實教學評一致性理念。將評價嵌入到對學生思維的培養中,主動采取策略方法讓學生思維可視化,并充分讓學生展示和暴露思維,并基于此建立課堂觀察量表,進行科學的評價,達到引領學生思維發展目的。

    學校安裝的“智課系統”是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對課堂教學行為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即時分析,通過平臺不同應用角色的數據呈現,為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性評價提供客觀的數據支撐,極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精準性和效率。該系統為課例打磨提供切片診斷,實現精準評測。切片診斷對教師與學生九種行為的兩種維度數據分析形成課堂師生行為報告,包括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應答、舉手、讀寫、巡視、講授、板書。此外,課堂參與度數據圖呈現學生個體參與度和班級平均參與度情況,并形成課堂類型分析報告。同時,教研組結合學校推行的聽評課評價量規“三窗九點雷達圖”對教師的課堂行為進行全面評價?;跀祿木珳史答?,教研組對授課教師提出改進建議,授課人進行課堂設計整改和二次授課,智課通過持續跟進對教師課堂行為進行修正,實現教師的自我提升。

    此外,通過課堂參與度數據圖還可以呈現學生個體參與度與班級平均參與度情況,精準評價教師的課堂能力和學生的多項能力。同時,技術還支持了評價主體的多元性,一定程度上減少考試次數,從而不斷使評價得到優化。

    截至目前,學校榮獲山東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學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2.0工程省級示范學校、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試點學校等榮譽稱號?!度壨七M助力信息技術與課堂改革的深度融合》獲評國家級2.0典型案例;《云平臺新技術,助力線上體育教學提質增效》獲山東省中小學線上體育教學優秀學校案例二等獎。2022年上半年,學校入選山東省全環境育人規范校、山東省基礎教育教研基地;11月,學校實驗項目《信息技術賦能課程與教學評價改革研究基地》獲評山東省教育評價改革實驗基地。學校先后有6位教師在信息技術應用案例征集活動中榮獲國家、省、市級信息技術創新案例獎,李環、車笛、孫潔、劉彩虹等多名教師在省、市級平臺上作經驗交流。

    (文/于潔梅 姜承志 李成滿)

    文章來源:中國網教育

    相關閱讀

     
    分享到:
     
    中國網教育頻道熱線:010-88824982 商務合作:010-88824915 傳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電子郵箱:edu@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京ICP證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免费影视三级国产,综合精品三级少妇_ 中文欧美精品乱伦,中文高清国产乱伦
  • <menu id="wyckg"><strong id="wyckg"></strong></menu>
  • <nav id="wyckg"></nav><menu id="wyckg"></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