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和“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這給學校提出了新的命題,那就是:加強家庭教育指導,促進教育健康快速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生活的發展,家庭教育日益重要,需要學校和教師更多更大的專業幫助和支持。從一定程度上說,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對一生的發展是決定性的。為什么一個班級幾十個孩子接受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育,學生差別那么大?誠然有多種因素的作用,但家庭教育差別大應該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家庭狀況的參差不齊,家長對孩子教育與要求的千差萬別造成了孩子成長的千姿百態。隨著社會經濟生活的提高和發展,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視,越來越成為一個值得重視的教育問題。而事實上,很多家長不是不重視家庭教育,而是不懂教育,家庭教育有很多問題不知道該怎么辦,大多數時候束手無策不知所措,或者放任自流。作為教育行家里手的教師,又是熟悉孩子學習、性格和特長的重要他人,離家庭和孩子最近的專業人士,自然是家長家庭教育指導最合適的人選。
家校協同育人需要學校和教師對家長進行更豐富、更具體的專業引領和指導。學生成長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而作為教育學生主體的學校和老師,義不容辭承擔起統領家庭和社會教育的責任。雖然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有分工,比如有人說“教書是學校,育人一定是家庭”,但事實上,教書育人是一個復合體,教師教書過程中就育了人,家庭對孩子的做人指導往往也是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并不存在教書、育人的涇渭分明。學校和教師教書育人也好,家庭和家長生活育人也好,如果出現不和諧、分歧,甚至相抵觸,都會給孩子造成“迷?!被蛘摺皞Α?,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家庭教育指導,是實現“教育合力”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學校和教師就需要通過扎實有效的舉措指導家長,讓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念、方法、進程和學校同頻共振,同步前進。
教育的自身發展越來越需要學校和教師對家教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深度的參與。從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向看,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像傳統教育那樣按部就班學習書本知識的樣態和功能越來越被沖擊、淡化,而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走向成功人的“社會化”功能越來越突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越來越得到彰顯,并占據教育教學的中心位置,成為校園生活的新樣態。立德樹人的綜合課程會更加開放、多元,更體現生活化和實踐性,更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和給力,也就越來越需要教師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其中規定:“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工作計劃,作為教師業務培訓的內容”,“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边@些都是扎實抓好家庭教育的“信號燈”和“指揮棒”,正逐步把家庭教育這個過去學校和教師的“軟任務”變成現在的“硬指標”。
近日,河南省人社廳、教育廳修訂頒布《河南省中小學教師中高級職稱評價標準》,首次把家庭教育指導作為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條件。比如,明確高級教師評審條件之一要“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家庭教育講座,家校共育效果良好。教師每學年至少講授過1次班級以上家校共育公開課,學生家長評價良好;校長(副校長)推進開辦家長學校,本人每學期至少參加一次家校共育活動……”而正高級教師評審條件之一是“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與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家校共育效果突出。教師每學年至少講授家長學校公開課一次,家訪成效顯著;校長(副校長)辦好家長學校,協同育人效果顯著,每學年至少參加2次家校共育活動”。這種做法標志著家庭教育指導可能會逐步變成教師名正言順的分內工作。
過去,學校也有家長學校和家長培訓,家長會也有家教經驗交流和指導,但沒有形成應有的系統和狀態,也缺乏應有的鋼性的管理、考核、評價和督導?,F在,河南把家教指導列入教師職稱評審條件,實際上是抓住了評價的關鍵杠桿,肯定會給河南的學校和教師帶來工作動力。相信河南的學校和教師會更加重視和規范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定會逐漸形成常規工作要求,學校則要根據工作要求列出具體的計劃、時間表和實施路徑,開設有針對性的、系統的家庭教育指導課程,逐步把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逐步提升到和社會、家庭需要相適應的高水平層次。
(作者原綠色,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集團研究員,中國人生科學學會中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智庫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