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厲害!”“這個機器人可真高級……”日前,在云和縣實驗小學的人工智能課上,人形機器人的一段歌舞表演,瞬間點燃了課堂氛圍,把學生們身上的“樂學”細胞一下子調動起來,開啟一段沉浸式學習之旅。
學校為進一步落實“雙減”精神,引導全校師生充分認識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意義,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凸顯學校辦學的獨特理念和特色。學校不斷嘗試將人工智能與教育實踐、學科深度融合,給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踐、體驗前沿技術的機會。在人工智能領域開設面向全校的校本課程,開展人工智能教育,成績斐然。
在課上,類似樂高積木一樣的教具,在學生們的巧手中,變幻出全自動的風車、摩天輪……甚至還有許多未命名的新玩意。從想法創意到作品完成,人工智能課程不僅能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還大大考驗他們的腦力。學生們在電腦上進行程序制作并下達指令,通過程序指令來操控機器的運轉,這就產生了人工智能?!拔矣X得人工智能不僅可以鍛煉動手、思維、創新能力,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希望用人工智能的知識去更好地創造生活?!蔽迥昙墸?)班學生張留恒告訴記者,他對科技知識特別感興趣。
“我們開設了人工智能、虛擬機器人、3D打印、Scratch編程(等)供孩子們選擇,讓更多的孩子有挑戰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增強學生動手操作、創新思維、團隊合作等綜合素質,因材施教,增負減效,實施個性化的教學,同時彰顯學校特色?!睋h實驗小學老師葉曉俊介紹,在“雙減”背景之下,縣實驗小學積極開展機器人教育的實踐與探索,嘗試學科融合,形成有效合力。該校先后被評為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浙江省人工智能試點學校,學生參加青少年人工智能技術水平測試已有160余人通過一級和二級的測試;學生作品斬獲世界級銀獎2項、國家級金獎30余項以及各類獎項100余個。
未來感、科技感成了人工智能的代名詞,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許多美好體驗。學校因人工智能而精彩的“雙減”課堂,讓學生們輕輕松松地從玩中學,且學有所長,幫助他們打開多維成長空間。
(圖片由浙江省云和縣教育發展中心提供)